马方 | 印尼多地爆发抗议:5000 万津贴引众怒,华人需谨慎应对?
最近,印尼的抗议浪潮从雅加达蔓延到了泗水等周边地区,街头聚集的人群、高举的标语,让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社会情绪再次紧绷。而这场风波的导火索,说起来有点 “扎心”—— 国会自去年 9 月起,给议员核定了每月 5000 万印尼盾(约合 3030 美元)的住房津贴。
要知道,印尼全国平均月收入才 310 万印尼盾,议员的这项津贴差不多是普通民众收入的 16 倍。一边是总统普拉博沃・苏比安托推行紧缩政策,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过日子;另一边是议员拿着远超民生水平的福利,这种 “脱节” 让民众的愤怒瞬间被点燃。
抗议从 8 月 25 日开始,最初大家的诉求很明确:反对收入不公,质疑议员工资合理性。可没想到,冲突很快升级了 —— 一名摩托车出租车司机在示威时,被警方车辆撞死。这件事像一颗火星,引爆了民众对警察暴力、执法不当的不满,原本集中在少数地区的抗议,一下子扩散到了全国。
当然,表面是 “津贴争议”,背后藏着更深的经济矛盾。这些年印尼通货膨胀一直高涨,失业率没降下来,工资又长期停滞,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。工人、学生、社会活动人士都被卷了进来,大家想借着抗议,让政府看到民生的困境。直到现在,抗议已经持续了好几天,不少学生团体还在表态:不等到政府回应诉求,就不会停止行动。
这对上任还不足一年的普拉博沃来说,无疑是场严峻的考验。其实去年印尼就出过类似的事 —— 全国性抗议直接迫使国会放弃修改选举法,当时还连累印尼货币贬值、股市受挫。如今生活成本上涨叠加政策争议,社会不满情绪比去年更盛,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不过好在,目前已经看到了 “妥协” 的信号。就像去年 8 月面对大规模抗议时,国会最终取消了有争议的选举法修正案一样,这次面对愈演愈烈的抗议,国会和政府也开始释放让步的态度,试图平息民众的怒火。
但有个话题,一直让当地华人心里犯嘀咕:万一抗议失控,会不会又波及到华人?毕竟过去不少次社会动荡中,华人都曾受到影响。其实不用过度恐慌,现在的情况和过去不同,政府也在努力控制局势、避免冲突扩大。对华人来说,当下最稳妥的做法就是 “谨慎应对”—— 少去抗议聚集的场所,关注官方发布的安全提示,日常出行多留意周边情况,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就好。
目前印尼政府和国会已经有了妥协的倾向,局势大概率会朝着平稳的方向发展。但后续政策能否真正解决民生痛点,能否让民众满意,还需要时间观察。对当地华人而言,保持警惕、谨慎行事,就是应对当下局势最务实的选择。
我十二月份继续带企业家去印尼考察,你们想去那边开厂或看商机的,可以跟我一起去。
新一期马方老师带队商务考察开启啦,感兴趣欢迎添加了解
👉 添加媛媛,抢占席位
👉 后台回复 “商务游学”,获取详细行程
微信号丨TMSyuanyuan
电话丨19063463445